“出大事了” 大武口区“四大员”为产业转型发展添动力
| 招商动态 |2017-04-21
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国内整体经济下行的双重挑战,大武口区通过招商引资实现了产业发展的“无中生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产业转型的“有中生新”。伴随恒达纺织、杉杉能源、金晶玻璃、晶谷能源、和君纵达、大窑嘉宾等一批新兴产业的相继落地,大武口区以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2+2”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通过产业带动,辖区就业形势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为积极应对新形势、新业态、新挑战下的就业创业工作,大武口区就创局将做好招商企业就业服务保障工作作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拓宽劳动者就近就业渠道、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有力抓手,想实招、出真招、创新招,主动开展政企对接,动态掌握服务需求,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优先提供技能培训,及时做好法律咨询,充分发挥了企业服务员、培训辅导员、政策宣讲员、纠纷调解员的职能和作用,全力助推招商企业落地开花。
一是做好“企业服务员”,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为确保招商企业人才需求,大武口区就创局安排专人负责与招商企业进行对接,准确掌握企业人才招聘需求和招聘条件,通过实施重点企业专项招聘行动计划、各类专场就业招聘会、校园、社区宣讲推介会以及智能化求职终端、社区就业微平台等载体全力做好招商企业宣传推介和人才招聘服务工作,累计为宁夏恒达纺织有限公司招录员工近1000人,为和君纵达企业招录人才500余人,为大窑嘉宾储备人才900余人。同时主动牵线搭桥,帮助恒达纺织有限公司与西北外事学校建立了产、学、研校企合作协议,鼓励和君纵达企业与宁夏理工学院、西北外事学校建立人才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校企合作关系,并鼓励企业与辖区高校从人才保障、技术研发、实习实训等方面建立纵深合作关系,努力实现了校企双赢。
二是做好“培训辅导员”,促进企业与劳动者双赢。
针对辖区新兴产业人才招聘难、劳动者求职难的“两难问题”,大武口区就创局将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作为缓解人力资源市场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着力点,以企业用工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劳动者培训需求为导向,通过建立健全“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劳动者点单、政府买单”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大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技能培训,创新推出技能培训经费直补个人、经费直补企业培训模式,进一步调动了企业与劳动者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培训实效性;注重将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数量相挂钩,对吸纳劳务移民青年妇女人数众多的恒达纺织企业优先给予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指标300人,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训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保值增值,进一步壮大发展规模,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三是做好“政策宣讲员”,确保惠企政策应知尽享。
为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大武口区就创局通过建立“企业交流服务群”、召开专题政策宣讲会、开展惠民惠企政策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系列活动等,确保符合条件的招商企业能够享受到各项优惠政策,并通过全面落实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大学生社保补贴、失业保险金援企稳岗补贴等政策鼓励引导企业优先吸纳辖区就业困难的城乡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现稳定就业,累计发放各类政策宣传资料5000余份,申请失业保险援企稳岗补贴企业22家。
四是做好“纠纷调解员”,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大武口区就创局按照“预防为主、主动介入”的工作思路,积极联合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主动进厂入企为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法人及中高层管理人员开展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和讲解,为企业免费提供劳动法律法规政策读本、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例解析等宣传资料200余本,并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采取“查、问、看、讲”四种手段对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企业职工构成情况、企业生产环境等情况进行劳动执法检查,确保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依法依归,合法规范,帮助企业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提高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服务百姓 保障民生
扫描二维码 关注大武口人社局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